從山川草木到人文造物
從文化思想到社會生活
萬物都有自我的歷史
閲讀簡史是瞭解一個對象的極佳途徑,分享13本簡史好書,瞭解我們生活其中的萬象世界。
1.《長城簡史》
徐永清 著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
本書是一部從人文和歷史地理的視角撰寫的千年長城史傳
梳理長城的古往今來,深入瞭解長城的深厚文化,領略長城的無限魅力
本書從人文歷史角度系統地梳理了長城的古往今來,作者圍繞長城主體,依託長城地帶延展出來的廣袤的地理空間、人文空間和歷史空間,以紀實的方式,通過梳理真實有據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追尋長城起源興衰的歷史風貌。全書十四章,從長城的雛形到齊楚、燕趙、秦皇、單于、漢武、鮮卑等各個歷史時期的長城,依次展開,旨在向廣大讀者完整地呈現出一部歷史脈絡清晰、兼具可讀性和科學性的長城傳記。
2.《地圖簡史》
徐永清 著
“2019年度中國好書”
著名地圖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作序推薦
一本書説透地圖的歷史,通過地圖史瞭解人類探索與發現的科學精神
地圖是國際公認的三大通用語言之一(其他兩種是音樂和繪畫)。讀懂地圖,如同多掌握了一門語言,多了一種改變世界的工具。隨着人們出行越來越頻繁,各種形式的地圖,尤其是地圖軟件越來越變得不可或缺。不瞭解地圖的歷史,就難以認識地圖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
3.《珠峯簡史》
徐永清 著
從地質新生代到21世紀人類社會的珠峯山峯史
全面呈現一個自然的珠峯和人文的珠峯
欲識珠峯真面目,還需讀進此書中
國內第一部由親歷珠峯複測全程的專業人員撰寫的珠峯史
“珠峯,不僅是自然的山峯,地理的標誌,神祕的雪域;她還是科學的峯巒,歷史的積澱,文化的象徵。”在《珠峯簡史》中,作者通過科學與人文的結合,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清晰、細緻、多樣、立體化的珠峯風貌。
4.《中國香文化簡史》
滕軍 李響 著
一本書讀懂中國香文化歷史
中國自古以來,香事盛行
系統闡述中國曆代香料、香具、香人、香方乃至詩文典籍
一本書即可完整了解中國香文化
全書分為六章,圍繞着中國香文化發展的歷史展開。作者從先秦開始,對每個朝代的香藥、香事、香俗以及香文化在文學、藝術中的表現做了深入的闡釋。該書還對中國香藥、中國香器、文人香事等做了專題性的講述。最後一部分附列四庫全書中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香譜,進行鍼對性的解讀。此外,該書還具備香文化讀本的性質,與當下生活相結合。每一章的最後,都呈現一堂香課,除教習香囊、香珠、香牌等常見物的製作,還對常見的儀式、香料做了講解。該書幫助讀者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瞭解香的歷史、香料、器物、儀軌等,內容全面詳實,不可多得。
5.《中國插花簡史》
孫可、李響 著
第一部系統講述中國千載花事的圖文史
是插花的發展史,更是精神和智慧的發展史
研習中式插花的入門書籍
深入闡釋了中式插花的社會功能和審美異同
傳統插花的技法、工具以及花器常識
6.《餐桌植物簡史:蔬果、穀物和香料的栽培與演變》
[英] 約翰·沃倫 著,陳瑩婷 譯
吃貨的好奇心詞典,講述糧食、水果和蔬菜的傳奇身世
為什麼我們把小麥、大米、土豆作為主食?
為什麼我們要栽培含有劇毒氰化物的木薯?
為什麼我們常吃的堅果是杏仁而不是橡子?
為什麼蘭花有兩萬多種,人類的食譜卻只選擇了香莢蘭?
回答上述問題,都要從這些栽培植物的起源説起
本書將帶你踏上一段關於餐桌植物的時空穿越之旅,揭祕這些蔬果、穀物和香料令人大跌眼鏡的原貌和風味,再現它們與人類漫長互動中的那些恩怨情仇。原來,人類與這些栽培植物之間的關係,並不僅僅體現於農業生產中的雜交育種工作,而是與古代先民的生活、世界各地的習俗、宗教傳説故事以及近代以來的殖民地擴張和全球經濟發展都息息相關。
7.《穿越時間的醇美:葡萄酒簡史》
範朝斌 著
一本瞭解葡萄酒的普及讀本
概述葡萄酒的發展歷史和中外葡萄酒發展對比
介紹葡萄酒的起源和發展
在《穿越時間的醇美:葡萄酒簡史》中,範朝斌博士將自己廣博的葡萄酒知識和品鑑經驗,以通俗和有趣的方式與每一位葡萄酒愛好者分享。本書介紹了有關葡萄酒的實用信息,包括葡萄酒的中外歷史發展、種植要求、生產過程、享用方式等,可謂是一本有關葡萄酒知識的普及讀本和教程。書中信息翔實,圖文並茂,使讀者在瞭解葡萄酒知識的同時,彷彿也在享用一杯美味的葡萄酒。
8.《影子簡史》
〔瑞士〕維克多·I.斯托伊奇塔 著, 邢莉 傅麗莉 常寧生 譯
一部關於西方影子圖像的簡史
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幻?
真正反映靈魂的,是臉的影子
而不是臉本身
當人的影子第一次被人用線條勾勒出來時
繪畫誕生了
9.《珠寶簡史》
史永、賀貝 著
全球各大博物館和頂級收藏機構的精美藏品
一段奇妙幻彩的珠寶曆史穿越之旅
穿越公元前4000年至20世紀70年代
從歷史價值、藝術值、美學映射、工藝解密等角度
剖析和放大珠寶藝術品的特質和張力
10.《人類學簡史》
〔法〕弗洛朗斯·韋伯(Florence Weber)
許盧峯 譯
一本從當代歐洲學者的視角
來梳理和反思人類學學科的人類學簡史著作
由法國學者撰寫的人類學史首次譯成中文
這是由法國學者撰寫的人類學史首次譯成中文。法國當代著名社會人類學家弗洛朗斯·韋伯教授,以法國的視角追溯和反思了全世界範圍內人類學的古典根源與發展歷程。在她看來,傳統意義上的歐洲人類學家被劃分成“三個貴族部落”和“兩個被支配的部落”。
11.《倫理學簡史》
〔美〕阿拉斯代爾·麥金太爾 著
龔羣 譯
為英美國家大學本科學生
提供倫理學的歷史背景和視野的倫理學史書
簡明地闡述了荷馬、蘇格拉底、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路德、霍布斯、休謨、康德
以及現代西方的倫理思想
12.《歐洲文學簡史》
劉意青 陳大明 編著
一幅全景歐洲文學地圖
以最小篇幅包容最多內容的歐洲文學史
濃縮《歐洲文學史》數十位學者、近十年編寫之精華
從古希臘到20世紀
從荷馬到迪倫·托馬斯
從埃斯庫羅斯到塞繆爾·貝克特
……
一本書帶你縱覽歐洲文學簡史
13.《21.0:當代簡史》
〔德〕安德烈亞斯·羅德 著, 朱顏 譯
互聯網如何改變了人的思維模式?
全球化造成了哪些影響?
氣候變化是人為造成的嗎?
帶你瞭解世界變化的來龍去脈
從歷史的源頭開始
系統追溯當代的基本問題
當代史是一部充滿了多元、衝突與不確定性的歷史,如何在這樣紛繁複雜的現象中梳理出一條論述的線索,是作者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本書嘗試用歷史學方法對其進行粗線條的勾勒和闡釋,主要涉及20世紀後半葉以來全世界範圍內在科技、世界經濟、環境能源、思想智識、社會生活、政治秩序、歐洲一體化、國際政治等多個領域的發展,同時揭示了數字化和全球化的巨大轉變對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影響。作者在進行歷史回顧的同時,還對人類未來的整體命運進行了審慎的預測。
來源:商務印書館